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小东书吧

在百度中输入:怀柔张小东 即可进入本站

 
 
 

日志

 
 
关于我

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奉行“排除干扰,干实在的事,合理安排,干有效的事,管好本行,干份内的事”的工作思想,坚持“复杂的事简单想,简单的事认真做,认真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创造性做”工作原则,喜欢为人低调的行事风格,信奉与人为善、善待他人的处世方法,追求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泊心境,是一件无憾而又幸福的事情。 愿与您一起行走、成长、追梦!

转帖:课堂上的“情感”  

2015-11-07 20:16:19|  分类: 教育视线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课堂上的“情感”

 

□ 吴松超

   1月24日的《课改导刊》《课堂》版刊发了孙仕满老师的文章《泪水,别那么随意流》。这篇文章记叙了一堂公开课上的情景:教师在教学中“真情”流露,留下了眼泪,学生受到感染也留下了眼泪。不过,孙老师的调查和分析表明,这种情景极有可能又是一场公开课上的“秀”。但是,我认为孙老师却提出了一个很有研讨价值的课堂教学问题——课堂上,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的情感。

   新课程的教学与以往有较大不同。首先,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尽管这一培养目标不可能具体落实在每一节课中,只能在较长一段时间之后考查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但是这已经表明:课程不仅仅是显性的,还有很多是隐性的,教学不能只重视学生认知的发展,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视而不见。其次,教学方式上要求改变单一教师讲授灌输、学生接受的方式,强调师生互动、对话。而师生的互动或对话如果没有情感、思考或智慧的积极投入,那只能算是机械、呆板或虚假的作秀。

  主持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一直在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我认为,课堂上的“生命活力”或“生命气息”就源于师生思想的交流,而思想的交流最终是要带来情感的传递或感染,否则课堂上就不会涌动“生命”的气息。

  情感与精神相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就会有相对应的情感,而课堂上的情感基调与课程的精神相通。因此,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参透所授课程的精神,也就是准确把握课程教学追求的核心价值。教师把握了课程的精神,一篇课文、一个知识点蕴涵的“情感”就会被教师一眼穿透、正确提炼。这种情感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自然流露、情境渲染,就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久在这种情感中浸润,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课程精神从教师到自己的“流转”,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会逐步得到实现。

  我们的课程中蕴涵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两种精神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语文、历史、社会等人文学科中蕴涵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对人的生命、尊严、自由、价值等的尊重与关怀,因此这些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目标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人类的各种美好情感,确立作为“人”应有道德或价值追求标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中体现着科学精神,它的核心在于求真和创新。在这些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对客观世界积极探索、遵从规律、敬畏自然等情感应始终有所渗透。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引导重在教师的预设,而实施的难点在于“度”的把握。《泪水,别那么随意流》一文中所述执教教师的情感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但是没有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因此才授孙老师以话柄。我认为,情感引导的精妙预设首先在于正确挖掘课文或知识点蕴涵的情感信息,这是关键因素;其次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即能从学生的视角、学生的体验来寻找这种情感的依托,创设情境。另外,还要把握挥洒情感的“度”,既不能视学生的心灵激荡于不见,也不能不顾学生的“无动于衷”而“滥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自然流露真实的情感,切莫“为赋新词强作愁”,因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容器,他们是会观察、有思想的人。
  评论这张
 
阅读(8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