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小东书吧

在百度中输入:怀柔张小东 即可进入本站

 
 
 

日志

 
 
关于我

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奉行“排除干扰,干实在的事,合理安排,干有效的事,管好本行,干份内的事”的工作思想,坚持“复杂的事简单想,简单的事认真做,认真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创造性做”工作原则,喜欢为人低调的行事风格,信奉与人为善、善待他人的处世方法,追求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泊心境,是一件无憾而又幸福的事情。 愿与您一起行走、成长、追梦!

班主任工作中应注意的“五个引导”  

2015-06-05 16:01:50|  分类: 班主任必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现代教育观强调“生本”意识。意思是说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同样,一个出色的班主任,也必须以人为本,做到“五导”。

      一、恰当及时的舆论引导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表扬和批评。它对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教育和约束作用是集体“凝聚力”的一种表现。作为班主任必须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宣传先进人物的高尚品德,讲述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以此教育学生。发现学生的好思想、好品德,及时宣传;对学生的错误思想或不良行为及时教育引导。
   
如今年我接任高三(12)班的班主任,班上学生自由散漫,迟到早退现象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了解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都乐意和我谈心里话,课前课后多数都乐意和我谈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师生关系融洽后,我就因势利导积极开展正确的舆论引导,给他们讲英雄模范的故事。由于我经常开展正确的舆论宣传,班上的歪风邪气少了,良好的班风逐渐形成了,成绩也有较大的提高。
      
二、适时合理的情感引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同时与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等有密切的联系,而情感又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方式,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彼此产生良好的体验,对开展班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班会课上,我常常让同学们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讲述自己平时学习的故事,讲述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动人故事,或者讲述古代名人家境贫寒而又勤奋学习的故事,讲述父母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在不惜一切代价为他们创造着他们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他们是站在学生身后最伟大而又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号召学生要以“圆自己一个梦想,送家长一份自豪”为目标。以调动同学们的情感,通过情感的效应,引导激励学生追求进步,正确做人,刻苦学习,努力成才。
      
三、耐心细致的学习辅导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一个班班风的好坏,而良好的学习成绩,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由于学习基础、家庭环境、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成绩相对落后。如我班的一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心里有一种自卑感。为此,每天,我都主动去利用课间,自习课时间辅导他们,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在转化后进生的同时,我还建立激励机制,不定时开展“争上游”活动,让优秀生始终坚持不懈,让后进生时刻看到希望。班主任既做学生的“导师”,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做“调度员”,合理安排各科时间,协调各科作业,共商改进办法,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言传身教,行为诱导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当好班主任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身体力行。老师要做学生的表率,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行去感化和教育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模范。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开学初,教室里的课桌总是摆得歪歪斜斜,为此我不是批评学生,而是轻轻地把桌子摆整齐,一次、二次、三次……。就这样,每当桌子不整齐了,便会有学生摆整齐,从此班上的课桌时刻都像站岗的卫士一样。又如要求学生不要随地丢垃圾,自己就要首先做到,看到教室和其他地方有果皮等垃圾就随手捡起放到垃圾池里。此后,我就几次见我的学生捡起课室和校园中的垃圾放进垃圾池里。这些事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成功,需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
       
五、对症下药的心理疏导
     
一些学生由于受家长的溺爱,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学校严格的规范要求,有些学生往往承受不起,容易走向极端:要么过分服从,唯恐做得不够,整天机械地埋头苦学;要么认为自己无法成材而与教师对立,学习上敷衍了事。所有这些都是不良心理特征的表现。因此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和心理特点对症下药,进行心理疏导。比如,我班的胡晓静是个远离父母,缺乏父母的关爱,行为习惯很差,自由散漫,经常旷缺课的体育考生,而且还是个补习生。在了解了她的情况后,我因势利导,主动与她谈心,引导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逐渐排除她的心理障碍,结果她的学习劲头鼓起来了,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中学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他们辨别能力差,难免会对一些事情产生错误的理解或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甚至会做些错事,而在犯错以后又容易陷入矛盾、迷惘之中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我班的史金辉、赵冬冬等人纪律松散,学习成绩较差,在心理上有一种自卑感,有自暴自弃的打算。为了教育他们,我及时地在思想上开导他们。我从关心入手,跟他交朋友,谈家常,谈身边小事,谈自身的成长经历,谈老师、同学、家长对他的关心等,以此触及他的心灵,打开他的心扉从中掌握他的心理动态。然后对症下药,以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故事,启发教育他们,使他们重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一个学生肩负的责任,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来源:中国校长网  阅读原文

  评论这张
 
阅读(13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