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小东书吧

在百度中输入:怀柔张小东 即可进入本站

 
 
 

日志

 
 
关于我

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奉行“排除干扰,干实在的事,合理安排,干有效的事,管好本行,干份内的事”的工作思想,坚持“复杂的事简单想,简单的事认真做,认真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创造性做”工作原则,喜欢为人低调的行事风格,信奉与人为善、善待他人的处世方法,追求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泊心境,是一件无憾而又幸福的事情。 愿与您一起行走、成长、追梦!

课改深处是德育  

2016-11-07 10:17:35|  分类: 教育视线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课改深处是德育(课改专家房涛)
课改深处是德育,德育好的学校,成绩一定差不了。
素质教育、第八次课改、教育均衡等,不用纠结,分数要高,过程要好。
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师构建是关键,学生构建是目的。
教师为信仰而生,为尊严而战,信奉“课改承载未来,课堂改变命运”。
担当时代赋予教师的伟大使命,坚信:学习即品质、执行即态度、合作即能力。                                                 课改初期,其味清苦;课改中期,咂舌生香;课改深入,浓香四溢。这是我们追求的课改境界。
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
如果学生没有开始学习,教师的教学就不要开始;
教师按教学进度讲完了,不等于学生会了。
教的进度是伪进度,学的进度是真进度。
课堂上人在心不在,成绩不会好,教师的责任是把孩子们的心引回到动人的学习中来;
学习是主体性行为,学习始终是学生的事情,教师所能做的,只能是助学,而不是替学,包办。
课堂原本是打靶,我们有时在打猎。教师切记怀着清晰的目标才能走进课堂,学生切记明确自己需要再学习。
不要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的教学,要教,就教得透;要学,就学到深!
          看看今天,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14位老师轮流上台“演说”。
         在这所学校,全员全学科,都要把课标和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每月组织集中展示一次“成果”。今天,只是其中的一次而已。
这项工作,他们已做了整整两年。
这两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这所学校的校长说:这项工作,外人看来,或许平淡无奇,或许还有“摆花架”之嫌,但对于我们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教师,意义重大。
在我们看来,两年来,他们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普通学校的普通老师,选择了“站在高位”,练就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绝招”。
          当前,一个在北京初中学校学习的孩子,要学习12门必修课程,选考6门。学习的内容多了,时间还是那么多,老师该如何教?当前,“课程整合”已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无论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还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全面融合”的课程整合,整合的“起点”在哪里?整合的能力从哪里来?
        已有很多的名师带给我们这样的启发:把所要教授学生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做到不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的立方体”。
        知识越多,越需要老师将“系统化的知识”给予孩子。
课程整合的起点和前提,是老师能够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
这所学校就选择了一条这样的路。

  评论这张
 
阅读(19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