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小东书吧

在百度中输入:怀柔张小东 即可进入本站

 
 
 

日志

 
 
关于我

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奉行“排除干扰,干实在的事,合理安排,干有效的事,管好本行,干份内的事”的工作思想,坚持“复杂的事简单想,简单的事认真做,认真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创造性做”工作原则,喜欢为人低调的行事风格,信奉与人为善、善待他人的处世方法,追求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泊心境,是一件无憾而又幸福的事情。 愿与您一起行走、成长、追梦!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2017-05-22 22:40:01|  分类: 我爱《论语》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释义】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了解那里的政事,是想从人家那里得到点什么呢?还是想给人家点什么呢?”子贡说道:“老师是以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些优秀的品质而获得其所求。老师获得所求的手段是与别人不同的。”

 

【商释】这段话是一个名叫子禽的学生向自己的同学子贡打听老师的求学之道。子贡没有从正面回答他,而是来了个迂回。说老师获得知识的手段是与别人不同的。怎么个不同呢?即“温、良、恭、俭、让”。

猛的听起来,这段话好象是把孔子比作今天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或前苏联的克格勃了。怎么学习知识还要运用那么多的手段呀?偷偷摸摸的呀?

当然了,这样的猜度是一般的俗人之举。你把孔子想得那么小人干什么?即便是孔子在学习知识方面偷偷摸摸地又何妨呢?我倒是想,一个人学习知识若应用美国中央情报局或克格勃的做法真的很好。因为,若是那样的话,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虚心学习的了。这说明孔子的学习态度是很端正的。至于非要说什么孔子获得知识的手段是否与别人不同,我在这里不想更多地研究。我是要将《论语》的理论引申到企业管理方面,或断章取义地讲一个公司的老板应该如何学习。孔子之“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看似简单,实际意义特别重大。中国古代的教育都讲“传道,授业,解惑”,这其中总是把“传道”放到第一位,足见教育的实质是以“德”也就是以“道”为主的。并不仅仅为了学习知识。若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但是有道德依旧是可取的,最起码还是可以凑合的;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知识而又是个缺德的家伙,那就可怕极了。所以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总是特别强调道德的力量。在这个段落里提到的“温、良、恭、俭、让”都是道德方面的。求学若此(当然,孔子的这个“温、良、恭、俭、让”并非只可用在学习方面,还可以用在做人等诸多的领域),经商亦然。很多企业家都说“先做人,后从商”,而在具体的行动中如何贯彻这个准则却不好把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人的“德”出了问题干什么也不会有成就。就经商而言,不论你做什么生意,都要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你的“德”不行,别人都疏离你,不愿意与你合作,那你还有什么商业机会?从这个角度上讲,“温、良、恭、俭、让”已经不是学习的手段问题,更是人生的行动指南。所以说“温、良、恭、俭、让”对于一个企业或一个企业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评论这张
 
阅读(14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